201705211715
美國的叫車 app Lyft 已與 Google(GOOG-US) 的自駕部門 Waymo 合作,一同開發自動駕駛車輛。 Lyft 是 Uber 最大的競爭對手,許多企業,包括 Uber 都開始開發自駕車,希望這能與叫車系統一起改變運輸的未來。 而 Waymo 與 Lyft 結盟的舉動,將加劇它與 Uber 的歧異,畢竟雙方已在法庭上針對自駕科技大打官司。 Waymo 表示,前員工盜取公司資料,並開設新公司。該公司後來又被 Uber 收購;不過 Uber 則表示,並未竊取或使用 Waymo 的機密。 Lyft 表示:「Waymo 擁有了現今最棒的自駕科技,與他們合作能夠加速我們的共同願景,即改善全世界最棒的運輸方式。」 在全美 300 個城市運行的的 Lyft,已與通用汽車 (GM-US) 結盟開發自駕車,但這並不影響它與 Waymo 的合作。 其他涉足自駕領域的公司,還包括特斯拉 (TSLA-US) 及蘋果 (AAPL-US)。賓士及汽車零件製造商 Bosch 也稱,將在未來幾年內一起開發自駕車。
IkmgOf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201705211133
漢娜的遺言小檔案 「漢娜的遺言」(13 Reasons Why)是一部改編自作家傑‧艾舍(Jay Asher)的人氣同名小說的電視劇集,於2017年3月31日在Netflix開始播出。這齣由Netflix和派拉蒙電視投資拍攝的影集,是以一名青少女漢娜(Hannah)莫名自殺身亡後,她的朋友克萊(Clay)某天深夜收到一個神秘包裹,裡面裝著七捲漢娜死前所錄製的錄音帶,每捲錄音帶中,揭露了種種導致她自殺的原因,每個原因都牽連到一位同學;漢娜並解釋了這些同學在她決定自殺時所扮演的角色。 本劇從3月31日播出後,廣獲青少年觀眾關注。劇中情節包括美國校園中,時常出現的真實情況,例如好友背叛、仰慕者跟蹤、被人偷拍並上網公開、同學背後批評淫蕩、被約會對象性侵等,而女主角在面臨校園與網路霸凌過程中,同學們冷漠、師長無法幫助,最後都成為她無所選擇走上絕路的因素。 第一季播出大受好評,Netflix已決定籌拍第二季。(記者黃惠玲/整理)
IkmgOf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201705210528
▲台灣SONE獻上驚喜排字應援,太妍愛到拿手機又拍又錄。(圖/讀者提供,2017.5.20) 少女時代隊長太妍18日訪台,於19至21日在新莊體育館連開三場演唱會,而門票也全在七分鐘內完售,人氣不容小覷。太妍20日開唱第二場,進行到下半部演唱時,SONE(粉絲名)按照習俗獻上驚喜應援,樂的她拿起手機把美好回憶紀錄起來。 太妍演唱完〈Secret〉後,燈光一亮驚見一樓粉絲舉著印有「看著妳我們就會綻放微笑」的手幅,隨後看台區的歌迷也玩起排字應援,先是排出「心動怎麼辦」,接著翻面擺出「太妍大人」,她看完驚訝不已,要求工作人員給手機,太妍先是拍照,隨後要求歌迷兩種都排,「我要錄影,因為這樣所以我很愛台灣。」錄完更讚台灣歌迷默契十足,「謝謝SONE,我覺得我會夢到耶!」 ▲TAEYEON演唱會 。(圖/記者林柏年攝,2017.5.20) 其實少女時代一直都很滿意台灣粉絲獻的應援,太妍看到今天的「看著妳我們就會綻放微笑」手幅,直誇:「這到底是誰的點子啊?真的太棒了。」聊完應援,她也提到歌迷都會用韓文陪唱,自己聽得很感動,「我好像每一次都是接受的人,所以有一點抱歉,以後會常來台灣,帶來更多的表演與大家見面,也會帶著少女時代一起來的」,說完台下High到以熱烈尖叫回應。 太妍唱完經典曲〈11:11〉、〈Why〉後,換上粉紅流蘇洋裝續唱安可,只不過粉絲滿是不捨,認為舞台即將結束直喊:「不要走」,暖的她覺得粉絲很浪漫。但歡樂時光總是過得特別快,在結束最後兩首歌前,太妍要求與全場拍大合照,命令台上、下歌迷擺出應援字樣,拍完她說:「我今天拍的會上傳喔!」隨後以〈Time Lapse〉、〈Curtain Call〉結束20日的演唱會。 ▲SONE應援排字,令太妍超感動。(圖/讀者提供,2017.5.20) ▲TAEYEON演唱會 。(圖/記者林柏年攝,2017.5.20) ▲TAEYEON演唱會 。(圖/記者林柏年攝,2017.5.20) ▲TAEYEON演唱會 。(圖/記者林柏年攝,2017.5.20) ▲TAEYEON演唱會 。(圖/記者林柏年攝,2017.5.20)
IkmgOf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201705200347
▲Lamigo桃猿林泓育(圖/記者葉政勳攝,2017.5.09) Lamigo桃猿和富邦悍將,今在桃園棒球場展開一場激烈的對決,雙方一路纏鬥至延長賽,最終在投手暴投的情況下,以1分之差分出了勝負。而在3局下有一次嚴重跑壘失誤的林泓育,也在該局敲出關鍵安打,為自己洗刷了罪名。 「我的目的就是要送跑者上二壘!」賽後受訪時表示,今天會打的這麼辛苦,很大的原因是因為球隊沒能好好把握住得分的機會,包括3局下和7局下都沒辦法將壘上跑者給送回來,讓對手有機會靠著全壘打將比分給扳平。 而其中3局下的那次關鍵跑壘失誤,林鴻裕坦承是自己記錯出局數,他表示當時還以為已經兩出局了,看到郭嚴文被觸殺就以為該半局結束了,而沒有全力跑壘,最終導致球隊錯失了一個得點圈的機會。 「大家當下都很詫異阿,只有我自己知道自己記錯了!」林泓育說當下真的很懊悔,因為知道每一次打擊都很重要。不過好在他之後把握住打擊機會,最終敲出重要的一擊,幫球隊保住得來不易的勝利。
IkmgOf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201705192147
公有雲服務當道,彈性擴充的按需計價服務開始成為大企業節省基礎架構成本的手段,不過公有雲支出是否真較私有雲便宜,還是得按照企業應用型態而定,才能既符合自家需求又能降低成本。像是年營收臺幣千億元規模的美國電商新蛋(Newegg)就兩者併用,在美國總部將核心的電商系統基礎架構建置於IDC機房,但海外據點,如台灣新蛋在臺電商網站新蛋全球生活網,就看上Azure SQL資料庫較自建SQL Server實體主機可以節省近一半的成本,在2016年3月臺灣網站就從本地環境搬上了微軟Azure公有雲。 不過,台灣新蛋負責開發的另一套檔案管理App稱為NeweggBox,卻採取了不一樣的做法,反而將App的後端系統,從公有雲搬到了臺灣IDC內的自建OpenStack私有雲環境,主導整個轉移過程的關鍵人物,正是台灣新蛋IT總監劉人豪。 早在2015年初,台灣新蛋就將NeweggBox後端系統部署在AWS公有雲服務上,劉人豪表示,看上AWS的原因在於,不僅環境組態設定方便,平臺也提供了許多服務API,開發人員不需要獨立開發,只需要串接不同的API即可使用,可以減少開發時間。但是導入AWS一年之後,台灣新蛋發現營運成本越來越高。劉人豪解釋,早期開發階段中,必須建立多個VM來執行不同的功能,如儲存系統中介資料(Metadata)、運作前端Web Server需求。他表示,初期系統規模不大,而隨著新功能推出,架構逐漸成形後,所需要的VM數量就越來越多。 此外,在NeweggBox還尚未正式推出時,開發團隊可以限制需要的VM數量,來控制雲端費用的額度,但是因臺灣新蛋IT架構中,劃分成開發環境、半正式環境(Pre-Production)及正式環境等三種部署環境,服務上線後,VM用量也會增加,讓NeweggBox在AWS的運作成本提高。若以可支援2千萬名用戶規模來估算5年租用AWS服務的成本,劉人豪表示,至少需要8千萬元。 但若改用VMware或微軟商用私有雲解決方案,以台灣新蛋的未來用量,也要負擔高昂的授權費,因此,因此,新蛋高層開始思考,能否有其他替代方案,後來決定導入免授權費的OpenStack平臺Liberty版本,自己來建置一套私有雲。 原本台灣新蛋導入公有雲服務,就是不想介入太多維運工作,將資安、硬體、線路等維運工作外包給廠商解決。但是,除了成本考量,劉人豪也發現了使用公有雲提供基礎架構的一些缺點。他舉例,台灣新蛋部分IT服務必須靠24小時運作的VM運作,某些服務則是靠隨需擴充的VM執行,因此AWS針對不同使用情境,各有其專屬的計費方式。想要清楚估算整體服務的維運成本,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 公有雲服務計價機制還不夠透明 但是,劉人豪認為,AWS計費機制還不夠透明,「AWS每月寄送的電子帳單沒有提供太多細節,企業該要如確定使用量?」像是系統當機、維護的過程中,是否也被列入計費範圍中。此外,企業也應查驗系統紀錄,比對它與AWS帳單的使用紀錄是否一致,「但是開啟AWS進階的監控服務,又得支付額外的費用。」這都讓雲端服務的成本控制更加複雜。 難以掌握公有雲硬體的使用情況 此外,使用公有雲服務,IT團隊也較難掌握硬體的使用狀況。劉人豪表示,AWS曾因維運作業,通知IT團隊其服務可能受影響。但他發現,儀表板上的某臺VM出現警示紅燈,「無法確定究竟是我們的服務故障,還是AWS的維運工作導致。」他認為,IT團隊很難掌握實體設備、VM的狀況,最後只好選擇重新啟動VM。事後,透過美國總部向AWS反應,才得知原來廠商的實體伺服器故障必須進行汰換,導致服務故障。除了導入公有雲日漸提升的成本,這些使用的不方便,也間接讓新蛋決定自建OpenStack私有雲。 導入穩定版本OpenStack比較有保障 不過,OpenStack每半年推陳出新的改版步調,讓許多企業望而卻步。劉人豪表示,目前市面上還沒有一套完善的OpenStack套裝產品,讓企業可以無縫接軌升級新版本,因此每一版本的使用期限,也是台灣新蛋在思考的問題。他表示,決定採用後,儘管當時OpenStack即將推出Mitaka版本,但是考量前一個Liberty版本已經累積較多使用經驗及社群文件,為求穩定,台灣新蛋還是決定導入Liberty版本。他認為,即便使用較舊的版本,未來只要沒有資安疑慮、嚴重Bug,或是新版還沒釋出重大新功能,台灣新蛋都還是會維持在Liberty版本上運作。 一旦碰上非更新不可的情況,劉人豪也已經想好了未來的升級策略,他表示,台灣新蛋會採用平行轉移的方式進行更新,首先建立出一套最基本的OpenStack架構,再慢慢地遷移叢集上運作的VM、儲存元件。 靠系統中間層2周完成部署任務 但是,如何無痛轉移這個已經開發了一年的應用系統卻是一大挑戰。劉人豪去年4月接到新蛋總部指示後,馬上率領團隊旋緊發條,分析既有AWS的架構中的各個服務,例如AWS RDS、AWS SQS(Simple Queue Service)、AWS CloudSearch,都得找到對應的開源模組,之後IT團隊就開始模仿原有服務在AWS上運作的系統架構,來打造各自對應的Gateway層,這是用來串接AP服務和後端IaaS間的系統中間層。 如此一來,上層Ap服務都是直接介接Gateway層,而不需與底層服務直接串連,未來就算底層基礎架構還要改用其他IaaS或另一套私有雲,也不需要重新大幅修改程式碼,只要重新增加Gateway層對新環境的串聯機制即可。 花了3個月時間,終於在6月時完成了搬遷準備,並將轉移計畫提交到美國總部,高層審核後拍板定案,臺灣團隊在7月時,按照規畫開始部署OpenStack,將部署在AWS上的NeweggBox各項服務,透過中間層改介接至OpenStack的各開源元件,只花了2周時間,就完成了所有的遷移任務,「最痛苦的回憶就是三天三夜都在待在IDC機房內工作。」 最後還得測試這些開源工具,能否滿足未來5年新蛋成長的需求,劉人豪表示,目前這個OpenStack私有雲已經通過內部壓力測試,可以同時承受1百萬人同時傳送檔案的工作負載,而應付當前的使用規模,大約需要200臺VM。根據台灣新蛋的評估,NeweggBox專案未來5年改用自建私有雲的成本,可以下降到約2千多萬元,比起原本預估採用AWS時近8千萬元的預估費用,自建私有雲的「成本減低了7成以上。」劉人豪表示。 在設計新OpenStack架構時,「組態設定就是遵循正式環境的水準設計,將開發環境視同正式環境。」劉人豪表示,新蛋的IT環境總共可以分為開發環境、半正式環境及正式環境。開發人員未經許可,不得接觸半正式、正式環境。在開發團隊推出新功能時,也會經過軟體測試工程師(SQA)的測試,確認功能無誤,不會影響正式環境運作後,基礎架構團隊才會將新功能推上線,「一旦測試工程師發現有Bug,新功能就不可進入正式環境。」 提高Controller節點數,增加容錯度 不過,在OpenStack上線運作後,IT團隊不免也會碰到實際的維運問題。起初新蛋只有建置3個OpenStack Controller節點,在OpenStack的設計中,Controller節點掌管了包含伺服器、資料庫、儀表板及監控系統等元件間的通訊。 劉人豪表示,最初新蛋只有部署3個Controller節點,但某天突然發現,運作在OpenStack上的VM出現異常,即使位在同一個網段內,彼此卻失去互相連線的能力,經過清查後才發現一個Controller節點故障,剩餘的兩個Controller節點則各自為政。後來IT團隊得核對儲存比對2剩餘兩個Controller節點儲存的資料,重建一份完整數據,在關閉其中1個節點後,才重新恢復為3個Controller節點的設定。後來資訊團隊也與高層建議,3個Controller節點還不足應付正式環境需求,「必須要增加到5臺,才能提高系統的容錯度。」另外,台灣新蛋部署環境採用開發、半正式和正式環境三階段的做法,在運作OpenStack後也帶來了麻煩。劉人豪解釋,在這3個相異環境內,內網的IP位址都一樣,當VM運作出現異常時,無法鎖定它位於哪個環境運作。雖然新蛋IT團隊曾想過透過蒐集系統Log資訊,記錄每臺VM的運作狀況,但劉人豪認為,如此作法過於複雜。因此IT團隊想到的解法,就是在每個環境中都部署1臺監控VM,蒐集各環境中其他VM的運作情況,再回傳至中控中心,例如新蛋設置24小時運作的NOC,目的是監控新蛋全球的服務、伺服器是否正常運作,「這些監控VM就會回傳資料給NOC。」 不只OpenStack,新蛋也開始嘗試Docker 不只OpenStack,今年新蛋美國總部也開始引進Docker,嘗試利用容器技術取代VM運作部分服務。Docker的優勢在於,利用微服務架構作為基礎,針對不同的系統服務進行水平擴充,而許多新創公司並沒有過去傳統IT架構的包袱,自然可從微服務、雲端原生的架構著手,Docker也順理成章變成新創快速成長的利器。劉人豪表示,從去年底開始,新蛋已經陸續引進Docker相關的教育訓練,「新蛋十分願意嘗試新興技術。」 CIO小檔案 劉人豪 台灣新蛋IT總監 學歷:淡江大學資訊管理學系 經歷:曾在臺灣智慧卡、浩鑫以及階梯數位科技任職,2016年3月將新蛋全球生活網搬遷至微軟Azure後,同年7月更將NeweggBox專案從AWS公有雲服務遷移下線至自建OpenStack私有雲,現階段也開始引入容器技術Docker相關教育訓練 公司檔案 台灣新蛋 ● 地址:臺北市內湖區內湖科技園區瑞光路513巷31號10樓 ● 成立時間:2001年 ● 主要業務:專攻電子商務,在美國、加拿大、中國及臺灣都有分部 ● 總部:美國加州 ● 員工數:2,400人 ● 資本額:1.33億元 ● 年營收:1,100億元 ● 董事長:張法俊 ● 總經理:詹家琛 資訊部門檔案 ● 資訊部門主管職稱:IT總監 ● 資訊部門主管姓名:劉人豪 ● 直屬主管:總經理 ● 資訊部門人數:29人(臺灣區) IT部門大事紀 ● 2001年:新蛋成立 ● 2004年:在臺灣成立全球產品管理中心 ● 2008年:新蛋加拿大分站開始營運 ● 2009年:新蛋B2B平臺上線 ● 2015年:新蛋全球生活網在臺正式營運 ● 2016年:新蛋全球生活網搬遷至微軟Azure運作 ● 2016年:NeweggBox專案內部OpenStack私有雲上線 ● 2016年:開始引入Docker容器技術教育訓練
IkmgOf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201705170930
【勁報記者于郁金/連凱斐/臺南報導】臺南市政府環保局103年全國首創設立土壤污染管理科,專責推動土水污染防治及整治工作,經過3年努力終於開花結果,今年獲得環保署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考核特優獎。環保局專委周妙旻4月28日出席環保署舉辦的105年度地方政府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考核頒獎典禮,接受環保署長李應元頒獎表揚,李署長盛讚臺南市環保局的創新作為及優異成效,足為表率。 李應元表示,臺南市政府環保局設立專責單位推動土水污染防治及整治工作以來,同仁全力以赴,突破困難,才能締造佳績,成為各縣市楷模。期許再接再厲,繼續努力維護臺南市的好山好水。 環保局說,近年非法棄置導致土水污染案件頻傳,不肖業者手法一變再變防不勝防,環保局遂於3年前首創土壤污染管理科,專責取締非法棄置行為,預防及整治土壤地下水污染。3年來已完成47處污染場址整治工作並解除管制,面積達37公頃;處理43處非法棄置場,面積達13公頃。 環保局表示,重大污染案件如中石化安順廠場,至105年底已移除陸域污染面積13.81公頃;移除柳營社區櫻花滯洪池預定地廢棄物,加速完成建設,解決柳營區士林里及八翁里逢雨即淹問題;安南區神榕段廢棄物場址,環保局藉由歷年空拍圖查出棄置時點,追出地主未善盡土地管理之責,依法要求地主清理0.6公頃土地的廢棄物,大為提升土地利用價值。 環保局統計,解除列管的土地超過5成約16公頃均己再使用,發揮土地應有的價值。例如南區興農段位於三爺宮溪河道轉變處的土地,104年解除列管後,已作為三爺宮溪排水路及排水路旁路基道路使用;櫻花滯洪池清理283公噸廢棄物、面積2公頃、港尾溝溪滯洪池清理1,670公噸廢棄物、面積3,673公頃,均已綠化成為市民休閒遊憩的公共空間。 環保局強調,土壤及地下水與市民生活品質息息相關,相關法令日趨嚴謹,業者應加強自主管理,定期檢查設備、機台是否破損滲漏;擁有閒置土地或租借他人的地主,平日應定期巡查,以防被傾倒廢棄物造成污染。
IkmgOf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201705170403
「市場環境來越不穩定,保險業要怎麼發展出可持續創造出價值的主張?」各種新興科技正撼動著原本固若金湯的金融市場,Gartner(顧能)營運副總裁Juergen Weiss長期投入在保險產業的技術研究,面對騷動的金融市場,他提出這個大哉問。 今年三月,他以分析師的身分發表了一份《保險業2030年的局勢預測:CIO如何在產業轉型時代生存和發展》報告,他接受iThome專訪時表示,這份報告就是想呼應這個問題,並且協助保險業者在這場Fintech之戰中找到一條生路。 報告中,Gartner從市場波動程度高低以及企業文化的創新程度,替保險業者畫出了4個情境(Scenario),分別代表著市場上的4種角色。保險業者首先要定位好自己的角色,並持續地進行戰略計畫的調整。「市場上有很多波動,但有了情境的規畫(Scenario Planning),就表示企業已經準備好面對各種不同的結果。」他表示。 而Juergen Weiss的經驗也十分豐富,他曾效力於SAP,並且曾投身IT領域長達15年。目前他主掌著Gartner的保險團隊,並聚焦在金融、保險領域的產業研究。近期除了推出《保險業2030年的局勢預測:CIO如何在產業轉型時代生存和發展》的報告外,也在去年七月推出《保險業技術新創公司的洞察》。最近他也來臺替保險業者們提出轉型上的建議。 Gartner用4情境助保險業自我定位、訂定戰略 現在的保險業者,面臨的不僅僅是客戶行為的改變,整體經濟狀況、法規、政治穩定度、新技術以及新競爭者的加入等,都是形塑著未來保險產業變動的因素。 因此,Gartner要保險業者先針對外部的社會狀況與企業內部,進行情境的定義,再來這些情境各自有應對方式,能夠讓在不同階段的保險業者可有更具體的迎戰策略與時程。 「我們根據外部的市場波動(Market Volatility)以及內部企業文化(Corporate Culture)來定義出這四個象限的意義。」Juergen Weiss表示,X軸代表「市場波動」,影響高低的因素包含了監理法規是否經常更動、政治環境的穩定度以及新競爭者的加入等9大構面。這9個構面影響了市場波動的高與低。 再則,Y軸則代表「企業文化」,Juergen Weiss表示衡量企業內部文化是創新派還是傳統派,也有10大關鍵指標,例如企業的創新策略是由外而內,還是由內部自我決定;對新科技的採用是屬於早採用者還是追隨者;在開發時是否用雙模策略(Bimodal),將傳統式與敏捷式開發同時進行,還是單一採用傳統的瀑布式開發;另外,企業重點是否以客戶為中心,主動出擊,還是以效率至上,以被動的方式進行拓展等。上述的因素都影響著企業文化為創新派還是傳統派。 Gartner根據市場波動與企業文化這兩條線,區分出4個象限,分別代表了4個情境:破壞者(Disruptor)、先驅者(Pioneer)、適應者(Adapter)以及守成者(Administrator)。 「破壞者是創造市場的人,他們定義了保險市場會長成什麼樣子,具有高度的侵略性。」Juergen Weiss形容破壞者,就像市場的先行者,他們沒有雙模開發,而是單模的敏捷式開發(Agile或Scrum)。他們也扮演市場的領導者、調度者,負責調度與形塑整個生態系,但是,他們同時也承擔著高度失敗風險。 有趣的是,Juergen Weiss在和臺灣的保險業者接觸時發現,他們仍然十分傳統。「我認為,臺灣的保險業者大部分是適應者、守成者。只有一家敢自認是先驅者,但發言者不是IT部門的人,而是來自業務開發部門。」Juergen Weiss笑著說,但他也特別澄清:「這4個象限之間沒有優劣之分。」 他表示,若企業自我定位的結果是守成者,雖然是科技的晚採用者,但也代表著有良好的成本控管,同時也顯示出市場環境不需要企業變化那麼快速,「這只是反映出市場現況。」他表示。 甚至,適應者(Adapter)代表著願意進行改變,但是要等新技術邁入成熟階段,他們才會正式採用,因為他們無法承擔失敗的風險。因此,適應者的創新成功率會更高,「他們更有效率,謀定而後動。」而破壞者的優勢僅在於是盤踞市場第一人,但不代表他會是市場上最成功者。 在企業定義完自身的情境後,接下來就可以根據你所在的情境,定義下一步規畫與具體時程。 「我們要告訴所有高階決策者,你要怎麼解決不確定性、你要怎麼準備好面對未來。」資訊長們想要企業在10年內從適應者轉換成破壞者,而這其中的路徑必須經過持續性的討論,不斷的重新定義路徑。 「並且要考量每一個情境都會面臨的法規改變、政治環境變革,或者是新科技加入戰場,這些都會以不同的形式、組合出現。」Juergen Weiss表示,這中間的不確定性與波動都會影響你所走的每一步,企業的決策者要想到多元的解決方案,想成功不能只有一條路徑。 甚至,Juergen Weiss表示,現在有臺灣許多保險公司在看海外市場的發展,也許在臺灣市場是適應者的角色,但在海外市場你可以扮演破壞者、先驅者的身分,創造出市場。「重點在於決策者要在這種狀況下,有不同的應對方式。最少兩年你就要重新檢視你的策略,隨時調整。」 最夯大數據分析,區塊鏈被過度期望 談到現在保險業界最夯的技術,Juergen Weiss直白地表示,「很抱歉,不是區塊鏈,是分析(Analytic)。」Juergen Weiss透露,每年他們做的調查結果顯示,現在保險業者最關心的是分析領域,甚至金融領域討論度很高的區塊鏈,影響力也僅僅排在第8名。 「保險業面臨的問題是,他們已經有很大量的資料,但只能從中獲取一丁點的客戶資料。」因此,要如何在這大量的資料當中,替保險業與客戶間的關係找到更好的洞察結果。同時,分析可運用在承保/核保分析、詐欺辨識的分析,甚至是理賠管理分析等領域。 有趣的是,在Gartner今年二月份發布的《保險業CIO要如何辨識區塊鏈的可行實作案例》報告中,他們將區塊鏈,放在技術成熟曲線(Hype Cycle)的「過度期望的高峰階段(Peak of Inflated Expectations)」。 Juergen Weiss指出:「區塊鏈要到真正有實質生產(Plateau of Productivity),還要至少5年的時間。」他表示,一個新科技出現,市場上有很多炒作、期待,最終卻無疾而終,並非所有新科技、技術都會到演進到最終的實質生產階段。 他進一步指出,區塊鏈有很多元的發展潛力,但仍不夠穩定,未來的變動性很高。他說,市場上有很多廠商都在招兵買馬做企業級的實驗,不過,這種共同協作的方式,目前也未出現一個完整的終極解決方案。 「區塊鏈很有潛力,但是還缺乏一個可行、實際的結果。」這也說明了,為何Gartner將區塊鏈放置在技術成熟曲線中,過度期望的高點。 擁抱聊天機器人,並朝Open API邁進 總體來說,保險市場還是偏向保守,Juergen Weiss表示,約8成的保險業者在企業文化上,都屬於傳統派的適應者、守成者,真正破壞者大約只占市場的3%。他更坦言,保險業發展13年的程度,其他產業可能花5年就能辦到。不過,「現在很多保險業都在積極採用新科技,目標是在內部導入數位化(Digitalization),特別是業務交易流程的數位化。」 Juergen Weiss表示,目前的數位化是做營運效率的提升,希望透過科技來減少紙本、人工的中介作業。此外,數位化的另一個關鍵是,替客戶增加價值,「不僅是將企業現在可做的事情優化而已,而是要植入一個新的程序、解決方案與服務。」他指出,很多保戶遇到問題仍會打給客服中心,現在的保險業者就要開始導入AI(人工智慧),利用聊天機器人(Chatbot)跟保戶溝通,一些制式化、重複性的問題就交給機器人回答。同時,新保戶加入時,也可以先透過聊天機器人跟保戶溝通。 他也指出,保險業者也逐漸打開心房,往開放的方向前進。「保險業者也慢慢朝向Open API邁進,讓合作夥伴可以透過API來使用保險業的微服務(Microservices)。」就是讓保險與外界的溝通更加暢通、無縫。
IkmgOf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201705162224
日本職棒太平洋聯盟TV今天正式刊登「王柏融開轟特集」,這是日職網站史上第一次有台灣球員全壘打影片專題,而王柏融今年在台日交流賽開轟,對羅德石垣島春訓也有單場雙響砲,已正式成為「世界的大王」。 而中職未來也會有更多全壘打相關專題影片跟太平洋聯盟合作,此外,今天猿隊也推出「YOKOSO桃猿」主題日,此時推出王柏融專題,也是恰恰好。
IkmgOf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201705161630
塞爾維亞網球天王喬科維奇(Novak Djokovic)今天(5日)說,他已經在今天正式與他的整個教練團分道揚鑣,包括陪伴他11年的教練瓦伊達(Marian Vajda)。 喬科維奇說:「我是一名獵人,我的最大目標就是再度於網球場上,找到勝利的火花。」 喬科維奇去年的成績不佳,在去年底將保有多年的球王拱手讓給英國好手莫瑞(Andy Murray),他目前正試圖東山再起,奪回球王寶座。 喬科維奇在過去4個月,多場重要比賽都無法打進四強賽,因此他才決定與整個教練團隊分手,除了教練瓦伊達之外,還包括他的健身教練與物理治療師。 瓦伊達從喬科維奇19歲開始,就一直擔任喬科維奇的教練,不僅是喬科維奇的導師,也像是父執輩的重要人物。 喬科維奇形容今天與整個教練團隊分道揚鑣是「震撼療法」(shock therapy),他並說,這是他人生裡的新篇章。
IkmgOf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201705160959
▲ Lamigo桃猿林柏佑。(圖/記者葉政勳攝,2017.4.12) Lamigo桃猿隊投手林柏佑今天在桃園球場面對統一獅隊投出生涯200次三振,他賽前受訪表示:「若是能達成也沒想到這麼快。」 林柏佑過去曾旅美加入白襪隊,卻因語言不通等,最後被釋出,但他回台5年就能達成200K里程碑,他說:「也算是個紀念,不過我認為打的長久比較重要。」 林柏佑也有計劃未來去美國再次加強球技,他認為自己不是說旅美就一定很好,只是想學習新東西,看看不同的文化跟新的知識。 他在7局上登板,面對蘇智傑、鄧志偉都飆出三振,次局再對劉芙豪飆K,順利完成200K。
IkmgOf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